45%降幅! 纯电车价格大跳水, 50款车降价超10%, 2025买车必看
- 2025-07-18 20:55:05
- 656
2025年7月,纯电车市场彻底疯了。最新数据显示,超过50款车型降价幅度突破10%,最高降幅直接砍到45%,荣威i6 MAX EV原价20万的车,现在11万就能开走。 乐道L60一口气降了8.6万,红旗E-QM5甩出4万优惠,国产车成了这波跳水的“重灾区”,前十名降价王全被国产品牌包揽。
豪华车也扛不住了。 宝马i7最高降价45.59万,奥迪e-tron降幅超30%,微蓝6甚至腰斩46%,经销商直言:“卖车就是割肉回血”。 宝马旗下iX3、iX1等五款车型集体降价超40%,连奥迪RS e-tron GT这种百万级性能车也狂甩27万。
中端市场昊铂HT降价5万,小鹏P7砍掉6.5万,智己LS6灵蜥版直降19%。 比亚迪宋PLUS EV让利2.7万,银河E8部分车型打8折,长安启源A07降幅冲上18%。 就连刚上市的新势力也没躲过,深蓝S07降2.5万,iCAR 03甩价2万,主打一个“晚买享折扣”。
经济型车直接击穿底线。 比亚迪海豚、元Pro等热门小车统一降1.6万,AION Y便宜1.8万,宝骏云海EV砍掉1.5万。 长安Lumin这种微型车都降8000元,裸车价压到4万区间。 零跑C11降2万后杀进13万档,欧拉闪电猫狂甩2.8万,入
门门槛比燃油车还低。
价格崩盘的导火索是电池成本塌方。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暴跌到6万/吨,宁德时代被迫向特斯拉让利10%,二线电池厂甚至半价抛库存电芯,1度电成本压到400元。 一辆车光电池成本就省下近4万,主机厂立刻把压力转嫁给供应商:“每季度必须降本5%-15%! ”
政策更是火上浇油。 国六C排放标准7月落地,40万辆老款电车紧急清仓。 某合资品牌销售自曝:“店里那批库存车,降5万都算保守操作”。 政府补贴退坡倒计时也逼车企放手一搏,毕竟2026年购置税减免就要减半。
偷工减料成了行业潜规则。 有车企砍掉电池包20%隔热材料,BMS系统功能缩水,单车硬抠8000元成本。 某新势力因电池支架偷薄0.5mm,直接引发多起自燃事故。 比亚迪被曝强压供应商降价,导致零部件质量滑坡,车主投诉车辆异响、跑偏问题激增。
老车主成了最大冤种。 零跑C10车主提车一周降价8050元,集体拉横幅维权;比亚迪秦PLUS EV三个月内官降两次,首批用户怒喷“背刺专业户”。 更扎心的是二手车市场:3年车龄电车残值率跌破45%,北京车商20万收的蔚来ES6,14万都难出手。
经销商在夹缝中求生。 4S店靠“装潢套餐”填补车价损失,隐形利润高达30%。 有销售透露:“金融方案是救命稻草,0首付5年免息等于变相降价1.2万”。 但压库压力让中小经销商现金流断裂,部分门店转投燃油车阵营。
洗牌已经血淋淋展开。 月销不足5000辆的品牌濒临倒闭,2024年两家新势力直接卷铺盖退场。 中汽协预警:未来3年七成车企可能出清。 连传统巨头也难幸免,大众丰田靠燃油车降价续命,凯美瑞跌到12万,但电动化迟缓的苦果才刚刚显现。
消费者表面薅到羊毛,暗地里踩坑无数。 6万买L2智驾车不是梦,但冷门品牌售后随时跑路。 行业建议紧盯三点:电池健康度95%以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电芯、库存半年内新车。 警惕“员工内部价”陷阱,那可能是运损翻新车。
充电薅羊毛攻略也卷出新高度。 周三周五夜间充电,部分电站谷电价低至0.3元/度,算下来一公里电费不到5分钱。 但省下的钱可能还不够填坑——某品牌取消终身质保和免费充电权益的邮件,已经躺在用户邮箱里。
这场价格战没有赢家。 头部车企靠规模效应苦撑,特斯拉Model Y降价后周销破2万辆,小鹏押注15万级市场把毛利拉到15.5%。 供应链企业却惨遭碾压,主机厂把账期从90天拉长到200天,蜂巢能源等二线电池厂只能“买电芯送Pack”。
市场彻底分裂成两个世界。 10万以下市场杀成血海,五菱宏光MINIEV压到3.98万,比亚迪海鸥贴着成本线卖7万。 30万以上区间反而稳住了阵脚,蔚来ET7降5万后卡位30万档,用换电服务收割高端用户。
唯一确定的是:2025年买车像炒股,上午签合同下午就贬值。 行业专家冷眼旁观:“当前降价已透支未来三年需求。 ”但仓库里积压的电池包和流水线上闲置的机器人,都在等待下一个冤大头。
- 上一篇:张飞
- 下一篇:李沁羊毛卷斜扎高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