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敢用” 到 “好用”, 比亚迪以 L4 级泊车改写智驾规则

  • 2025-07-12 18:34:59
  • 262

2025 年,当 “智驾能力” 成为购车决策的核心指标,消费者的需求早已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用、敢不敢用”。在 L1-L5 的智驾分级中,L4 级因其 “特定场景脱手脱眼脱脑,责任车企担” 的特性,成为衡量技术成熟度的关键标尺。而比亚迪,正以一项关键突破,让 L4 级的便捷与安全,在最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落地 —— 它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媲美 L4 级的智能泊车,并以 “安全兜底” 的承诺,重新定义了智驾的用户体验。

智驾的三大核心场景中,智能泊车看似 “场景单一”,实则是高频且复杂的 “硬骨头”。从小区狭窄车位到商场立体车库,从斜列车位到断头路泊车,不同场景的障碍物、空间限制千差万别,对传感器精度、算法迭代的要求极高。此前,多数车企的智能泊车要么依赖驾驶员全程监控,要么在出现意外时将责任推给用户,让 “智能” 打了折扣。

比亚迪的突破,正在于让智能泊车真正 “自主可控”。其媲美 L4 级的能力,意味着用户在启用功能后,无需紧盯屏幕或随时准备接管,系统能独立完成从寻位到入位的全流程。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承诺对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 这在行业内尚属首次,彻底改变了 “智驾风险用户担” 的常态。

对于用户而言,这份承诺的价值不止于 “出事有人管”,更在于实际用车中的便利。传统智驾事故往往需要用户报保险、定责、理赔,既耗时又可能导致次年保费上涨;而比亚迪用户只需联系售后,即可快速处理,省去了繁琐流程,更避免了保费上涨的隐忧。这种 “省心”,正是用户对智驾的核心期待。

为了让 “媲美 L4 级” 的体验更扎实,比亚迪同步推送的 OTA 升级堪称 “诚意之作”。泊车时,三速调节让 “急停” 或 “缓入” 按需切换;车头泊入省去 “倒车入库” 的纠结;偏置泊车适配超市、医院等非标准车位;窄车位自动收镜则避免了 “剐蹭后视镜” 的麻烦。这些细节,让智能泊车从 “能停” 变成 “停得舒服”。

行车场景的拓展,则让 “天神之眼” 的智能渗透到更多用车场景。复杂路口连续绕行时,系统能预判行人、非机动车动态;前车加塞时,闪灯鸣笛提醒功能既警示对方,也让驾驶员提前预判。安全层面,AEB 对低矮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升级,无论是小区里的石墩,还是路边的消防栓,都能被及时发现并规避。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比亚迪始终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100 万 + 的天神之眼车型保有量,印证了市场对其智驾技术的认可;而 “安全兜底” 的承诺,则展现了它对用户的长期负责。这种负责,不是口号,而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积累、持续算法迭代和全产业链掌控力之上的实力体现。

从解决用户 “不敢用” 的痛点,到实现 “好用、想用” 的体验升级,比亚迪以媲美 L4 级的智能泊车,为智驾的普及写下了生动注脚。在 “全民智驾” 的路上,比亚迪不仅是技术的探索者,更是用户的守护者 —— 这或许就是它能在智驾赛道持续领跑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