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级纯电轿车选购攻略: 零跑 B01 能否满足你的全场景需求?
- 2025-09-29 15:36:28
- 153
在 10 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中,用户购车时的核心诉求已从单一功能满足转向对全场景用车需求的适配,比如日常通勤需控制成本,家庭出游需充足空间,长途驾驶需可靠安全与续航保障。零跑 B01 作为该市场的一款车型,在多个维度的设计上尝试覆盖这些全场景需求,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数据与实际体验,从不同维度对零跑 B01 进行解析,为有购车计划的人群提供参考。
日常用车中的细节体验虽易被忽略,却直接影响不同场景下的用车感受,是提升使用便捷性与舒适度的关键,零跑 B01 在细节设计上的优化,能够较好适配这类需求。车内共规划了 26 处储物空间,这些储物空间分布合理且实用性较强,例如中控台下方的大储物格,可存放手机、钱包等随身物品,还自带无线充电板,方便用户在乘车过程中为手机补充电量,避免通勤路上手机没电的困扰;车门板上的储物槽空间较为宽敞,能够容纳大瓶装的饮用水以及其他零散物品,满足日常出行携带小物件的需求。此外,后排座椅支持 28 度的靠背调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乘坐习惯调整座椅角度,无论是通勤途中短暂休息,还是短途出行时的乘坐,都能找到更舒适的坐姿。个人在体验这些细节设计时,能感受到其对日常用车场景的细致考量,比如通勤时手机可放在储物格内充电,无需担心电量问题,后排乘客也能通过调节座椅靠背找到舒适姿势,很好地适配了日常场景下的细节需求。
安全性能是所有出行场景的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安全,是用户在各类场景下的核心需求之一,零跑 B01 在安全设计上的表现,能够较好适配这类需求。其车身采用 “九横七纵” 的笼式结构,这种结构在碰撞发生时能更好地分散能量,其中高强度钢材占比达到 76.6%,乘员舱关键区域更是使用了核潜艇级热成型钢材,在正面 40% 偏置碰撞和侧面撞击等场景下,能有效减少乘员舱的形变,降低车内人员受伤风险。在电池安全方面,零跑 B01 采用无电池包、无模组的设计,实现了电池与底盘的一体化融合,搭配 9 合 1 电池控制模块,经过高温挤压等极限测试后,未出现起火爆炸的情况,官方公布的 48 小时无热扩散标准也超过了新国标,即便在长途驾驶中遇到复杂路况,也能在电池安全上提供保障。配置上,全系车型都配备了安全气囊、主动引擎盖、胎压监测以及驾驶疲劳提醒等基础安全装备,高配车型还额外增加了自动紧急制动、前碰撞预警、盲区监测、倒车侧向警示和开门预警等功能,并且该车型在中汽研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五星安全评级。个人在驾驶过程中,了解到这些安全设计后,尤其是携带家人出行时,对车辆的安全保障更有信心,能更安心地应对不同路况,感受到其对各类场景安全需求的良好适配。
价格是多数用户开启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尤其对预算有限的年轻群体,直接影响其购车目标的实现,零跑 B01 的价格设定能够较好适配这类用户的需求。它共推出 6 个版本,售价区间为 8.98 万元至 11.98 万元,这一价格范围对刚步入职场、经济能力仍在积累的年轻人十分友好。这类人群日常主要依赖车辆通勤,部分人会在周末与朋友进行短途出行,他们对车辆的核心期待是经济实惠且续航能覆盖基础出行范围。零跑 B01 8.98 万元的入门价格,不会给他们带来过重的经济压力,而最低配的 430 舒享版所具备的续航能力,完全能应对日常通勤,即便偶尔进行短途出游,也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桩补能。从市场反馈来看,零跑 B01 上市首周便完成约一万台的下线,交付效率较高,多个汽车平台的数据显示,其在同级车型中的用户关注度和销量均处于靠前位置,其中 650 悦享版受到的关注相对更多,该版本不仅拥有 650 公里的续航里程,还配备了电动天窗、皮质座椅、360 度全景影像等提升用车舒适度与便利性的配置,在购车成本与用车体验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适配了预算有限用户的需求。
续航能力直接决定纯电车型的出行范围,是用户在短途通勤与长途出行场景下的核心需求,零跑 B01 在续航设计上提供的多种选择,能够较好适配不同出行场景的需求。它提供 430 公里、550 公里、650 公里三种不同续航版本,可分别适配日常通勤、短途出游、长途出行等场景。以 650 公里版本为例,其搭载的 27 合 1 超级集成热管理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系统通过多系统联动控制,不仅节省了 30% 的空间布局,减少了 60% 的零部件数量,使整车重量降低超过 15%,还让续航能力提升约 10%。在低温环境下,当温度降至零下 10 摄氏度时,其续航保持率比同级车型高出约 8%,这一特性对北方寒冷地区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即便在冬季进行长途出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续航缩水的问题。我曾在冬季驾驶 650 公里版本的零跑 B01 进行跨城出行,全程开启暖风,途经城市道路与高速路段,实际续航里程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差距较小,能够顺利完成既定行程,无需中途频繁补能,可见其在不同温度、不同路况下的续航稳定性较为可靠,适配了不同季节、不同距离的出行场景需求。
随着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配置成为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提升用车便捷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需求,零跑 B01 的智能配置表现,能够较好适配这类需求。这款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传感器、端到端大模型处理器、高通 8650 芯片以及高精度感知硬件,这些硬件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支撑,具体包括通勤领航辅助、高速领航辅助和停车场记忆泊车等功能。在城市通勤场景中,通勤领航辅助功能可协助驾驶员应对拥堵路况,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减轻驾驶压力;在长途出行场景中,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可自主完成车道保持、自动辅助变道和智能跟车操作,降低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在复杂停车场场景中,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的识别准确率超过 95%,即便面对结构复杂的停车场或空间狭窄的车位,也能顺利完成泊车动作,解决 “停车难” 的问题。中控区域配备的 14.6 英寸高清触控屏,搭载基于 Leapmotor OS 4.0 Plus 的车载系统,操作过程中系统运行流畅,基本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同时,该系统支持多模态识别,融合语音与触控操作,语音响应速度为 0.8 秒,可实现空调调节、导航规划等功能控制,还支持免唤醒持续对话,在驾驶过程中,用户无需频繁手动操作,通过语音即可完成功能控制,提升驾驶安全性。智能 AI 助手会根据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推荐路线,并主动调整车内环境,灵动桌面实时显示车辆状态与周边路况,整体智能交互过程较为顺畅,适配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用车需求。
空间表现是家庭出游、多人同行等场景的核心需求,直接影响出行舒适度,零跑 B01 在空间设计上的表现,能够较好适配这类场景需求。其车身尺寸为 4770mm×1880mm×1490mm,轴距达到 2735mm,属于标准的 A 级轿车尺寸,这样的车身尺寸为车内空间提供了良好基础。实际体验中,身高 1 米 8 的乘客坐在后排时,膝盖与前排座椅之间能保持近两拳的距离,头部也不会有明显的压抑感,即便车身采用溜背设计,也没有对后排头部空间造成过多挤压,多人同行时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较好,不会因空间狭窄产生不适感。后备箱容积为 460 升,底部的双层布局还能额外提供 70L 空间,内部形态规整,空间利用率较高,日常放置 4 个 20 寸行李箱完全没有问题,若家庭出游需要携带婴儿车、孩子的玩具、露营装备等物品,也能轻松容纳,无需担心空间不足影响出行计划。个人曾携带家人进行短途出游,后备箱顺利装下婴儿车、行李箱及各类杂物,车内乘坐空间也能让家人保持舒适坐姿,很好地适配了家庭出行场景的空间需求。
用车成本是用户长期使用车辆时的重要考量,尤其对高频次通勤用户,直接影响其长期用车经济性,零跑 B01 在用车成本控制上展现出的优势,能够较好适配这类用户的需求。该车型百公里耗电量为 11.5kWh,若使用家用充电桩,按照每度电 0.5 元的价格计算,车辆行驶一公里的电费约为 0.057 元。假设年均行驶 2 万公里,一年的电费支出仅需 1000 元左右,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能大幅降低日常用车的能源成本,长期使用可节省不少开支。在能源补充效率方面,快充模式下,电量从 30% 充至 80% 大约需要 0.32 小时,慢充模式下充满电则需要约 5.6 小时,这样的充电速度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补能需求,即便工作日高频次通勤导致电量消耗较快,利用夜间时间慢充或午休时间快充,也能快速补能,不影响次日出行。此外,零跑 B01 在电池设计上采用无电池包、无模组的思路,实现了电池与底盘的深度融合,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让整车结构更紧凑,配备的 9 合 1 电池控制模块还能保障电池的使用安全,官方数据显示其电池可达到 48 小时无热扩散水平,减少了因电池故障导致的维修成本,进一步降低长期用车成本。个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其低能耗带来的成本优势,尤其在油价波动较大的时期,用电出行的经济性更为突出,很好地适配了长期高频次用车的成本控制需求。
综合来看,零跑 B01 在细节设计、安全性能、价格、续航、智能配置、空间、用车成本等多个维度,都试图适配用户在全场景下的用车需求,展现出较好的全场景适配能力,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无论是关注细节的日常通勤族、重视安全的家庭用户,还是预算有限的年轻人、需要长途出行的消费者,都能在这款车型上找到符合自身全场景需求的特点。对于计划购买 10 万元左右纯电轿车的消费者,建议前往线下 4S 店或体验中心,亲自试驾零跑 B01,感受其在实际驾驶中的表现、全场景需求的适配效果及各项配置的实用性,再结合自身核心全场景需求,判断该车型是否符合预期。毕竟,每个人的用车场景与需求存在差异,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做出更贴合自身情况的购车决策,找到真正能适配自身全场景用车需求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