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气缸+高功率+同级别独一份毫米波雷达, RT3依然能打
- 2025-07-25 03:43:17
- 962
2025 年 6 月 5 日,赛科龙悄悄给 RT3 动了个“大手术”。这台卖了不少年的250踏板,在最新一次改款中,不仅更新了动力平台,在智能化和安全配置上,也悄然超越了同级竞品。
具体到细节上,老款RT3搭载的还是XQ250发动机,而新款RT3则是全系换装了XQ310发动机,并且智慧版还增配了毫米波雷达,在同级别燃油踏板中还是独一份。
本次试驾的主角,就是这台车。
恰好我持有过一段时间老款RT3,本期内容就从一位老车主的视角,来看看新款RT3的变化。
先看动力:以前是够用,现在是能打。
老款RT3搭载的还是初代XQ250发动机,最大功率17kw,最大扭矩22.5nm,数据上也还行,只是RT3的整备质量比较沉,足有198kg,所以动力上给人的反馈就是是够用、还行,这类中性词汇,对于刚从跨骑换到踏板的摩友来说,大家甚至会感觉RT3的动力比较肉。
新款RT3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搭载了全新研发的XQ310发动机,和XQ250相比,310这代发动机虽然排量还是247cc,但内在配置上有了很大改变,首先是硅铝气缸。
是的,你没听错,这个硅铝气缸和雅马哈一直强调的硅铝气缸是同一种东西,说白了就是缸体和缸套做成一体,里面加了硅,耐磨度更高,热传导效率更好,除此之外,XQ310发动机还更新了散热系统,如此双管齐下,才让它的纸面数据达到了同级别最佳。也就是19.5kw的最大功率,以及24.5nm的最大扭矩。
那骑起来是不是这样?
上车拧油之后的第一感觉是:起步响应直接,动力攀升的很快,上吊架结构在加速时会有顶屁股的感觉,让人能感受到这台车有劲,而且它在0-100区间的加速体感变得更加轻快,不再像之前那样柔柔的。
提速方面,我用仪器简单测试了一下:
0-30km/h用时2.7s
0-50km/h用时4.8s
0-80km/h用时10.4s
0-100km/h用时17.4s
前情提要:我人+装备一起得有240斤,这个数据表现对于RT3来说,已经很好了,如果你比我轻,0-100跑进13s内也很轻松。
震动抑制上,RT3智慧版在怠速状态下几乎感觉不到抖动,而巡航时(比如城市道路 50~80km/h 区间),整车非常沉稳,腿部、坐垫没有震感,只有手把末端能感觉到一丝丝震动,总体表现优秀。
极速方面,受限于路况,我这边最高就跑到表显120,gps115,动力此时还没到底,目前仪表上显示的极速是144km/h,个人估算,跑到GPS135+问题不大。
油耗由于时间原因就没有深度测试了,车载电脑显示的油耗只有3.3L百公里,考虑到它毕竟有着17L油箱,续航里程不会是问题。
再说毫米波雷达:不只是“噱头”
这次 RT3 智慧版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它配了毫米波雷达,听起来像是汽车才有的配置,77GHz高频雷达,官方说能扫到130米之外,还通过了 ASIL-B 的安全认证。
我在实际试驾过程中特意观察了它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骑在城市道路上,只要后方有车靠近,无论是快递三轮、汽车、摩托、甚至是两轮电动车,它都能及时在仪表发出提醒,告知你有车靠近。
不过要注意,这套雷达的逻辑是,后车速度高于你,它才会预警,也就是说,当你高速超车时,它是不会有任何提示的。
在测试过程中,我身后有位摩友快速想我逼近,同一时间,雷达在屏幕上向我预警,告诉我正后方有车辆快速驶来,很灵敏,也很好用,所以我还不怀疑,在特定情况下,这套雷达确实能救命。
操控方面,新款RT3和老款一样,依旧是移动大沙发,坐高低、座垫软,减震柔,但是刹车硬。
RT3的座高一直都是755毫米,座垫又大又柔软,身高1米6骑RT3也能双脚着地,而且设计师在脚踏边上做了内收设计,方便双腿并拢,更惊喜的地方在于,即便是这个座高,RT3的坐桶内还是能容纳一顶全盔,实用性没得说。
(模特身高186)
减震依旧是大船一样,忽悠忽悠的,好处是舒服,前减震日常压个减速带,过个坑啊,都挺好,后减震原厂的预载比较小,建议拿到手后先自行调整下预载,再进行骑行。
(后减震预载只拧了一格)
操控上车的整体感依旧很强,你能骑出来这台车的车架很好,前后一体,车把舵角也大,窄路掉头拐把就行。
骑完RT3,我发现这台车有三个槽点一直没变,一个是储物盒没给充电线留出位置,只能硬压着充电,这不太友好。
另一个是刹车,日常骑行没问题,挺好用的,但在连续急刹3次之后,制动力会衰退一些,要是刹车盘材质能升级一下就更好了。
最后就是压弯倾角不大,如果是体重较大或双人骑乘、甚至载重较大,两侧都是大梯比较容易蹭到。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对RT3智慧版多一些了解。
- 上一篇:谢文能两次角球开出界
- 下一篇:三毛赵丽颖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