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将关税提升到104%? 苹果戴尔或将面临生死劫, 华为或迎来转机

  • 2025-04-10 11:23:56
  • 460

2025年4月,全球科技行业被一则消息炸开了锅:特朗普政府声称,若中国不撤回对美34%的报复性关税,美国将对华商品进一步加征54%的关税,最终税率可能飙升至惊人的104%。这一“关税叠加”政策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苹果、戴尔等等跨国巨头陷入恐慌,而国产手机、PC品牌则站在了“危”与“机”的十字路口。

苹果的iPhone、iPad,戴尔的笔记本电脑,这些产品的核心零部件虽由美国设计,但90%以上的制造和组装环节集中在中国。以iPhone为例,其摄像头模组来自深圳、电池产自东莞、主板贴片在郑州完成,最终贴上“中国组装”标签出口全球。若关税税率从34%升至104%,仅一台iPhone的成本就可能暴涨300美元,而消费者最终承受的涨价压力将远超这个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WTO规则,原产地的判定取决于核心技术和价值的来源,而非组装地。例如,iPhone的芯片设计在美国,即使在中国组装,其“原产地”仍可能被认定为美国,导致出口时需缴纳高额关税。戴尔的服务器产品同样面临类似困境:尽管部分生产线已转移至越南,但关键芯片仍依赖美国厂商,难以规避关税冲击。

与苹果、戴尔的被动局面不同,国产手机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的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60%。以华为Mate系列为例,其麒麟芯片、京东方屏幕、长江存储闪存均实现国产替代,仅部分射频元件仍需进口。若美国关税政策落地,这些品牌的成本涨幅可能控制在10%-15%,且可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消化压力。

但PC行业却暗藏隐忧。联想、神舟等品牌的CPU、GPU仍依赖英特尔、英伟达等美国厂商,若关税导致芯片进口成本激增,整机价格或被迫上涨20%以上。不过,国产龙芯、兆芯等替代方案正在加速成熟,2025年已有企业级客户开始批量采购,这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海关可能对“原产地”的认定更强调最终加工环节的价值占比。例如,一台手机若在印度完成最后组装,且本地零部件占比超30%,则可标注“印度制造”以规避美国关税。这种灵活性让一些企业拥有更多腾挪空间。

如果iPhone 17 Pro Max的起售价从1199美元涨至1499美元,而华为Mate 80保持6999元人民币不变,你会如何选择?这不仅是价格的较量,更是供应链韧性的终极考验。

苹果已开始向印度、越南转移产能,但当地基建和工人熟练度远不及中国,良品率不足70%的传闻屡见不鲜。

而国产手机凭借本土化优势,正加速抢占中高端市场,尤其是华为,芯片、屏幕等零部件纷纷在大陆生产,一旦将关税提升到104%,华为将彻底迎来转机,重回全球第二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