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 推出网页应用, 用户可通过浏览器管理 AI 编码智能体网络

  • 2025-07-05 02:29:55
  • 112

IT之家7月1日消息,热门人工智能代码编辑器Cursor的开发公司Anysphere宣布推出一款网页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管理一个代码智能体网络。这一举措标志着Cursor在其集成开发环境(IDE)之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Anysphere一直致力于将产品推向更多平台,并为用户开发更多基于智能体的体验。

今年5月,Cursor推出了后台智能体(backgroundagent),即无需用户监督就能自主解决编码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6月,公司又推出了与Slack的集成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在消息中提及@Cursor,为这些后台智能体分配任务。

如今,借助新推出的网页应用,用户可以在桌面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中通过自然语言请求,为后台智能体分配任务,例如编写新功能或修复代码库中的漏洞。该网页应用还允许用户监控其他任务中的智能体工作,查看进度,并将完成的更改合并到代码库中。

Cursor产品工程总监安德鲁・米利奇(AndrewMilich)表示,Slack集成和网页应用的推出是为了“减少用户在使用Cursor时的摩擦”,而目前看来,许多用户确实依赖Cursor。上个月,Anysphere宣布Cursor的年化经常性收入已突破5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35.82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每月订阅服务。公司还透露,Cursor目前已被超过半数的财富500强公司使用,包括英伟达(Nvidia)、优步(Uber)和Adobe等知名企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增长,Anysphere最近为Cursor推出了每月200美元(现汇率约合1433元人民币)的Pro高级套餐。米利奇表示:“我们注意到客户希望在更多地方使用Cursor,我认为他们也希望Cursor能够解决更多他们面临的问题。”

Cursor的后台智能体设计允许用户通过Slack或网页应用启动任务,让智能体先进行初步操作。如果智能体无法完成任务,用户可以无缝切换到IDE,从智能体停止的地方继续操作。每个智能体还具有独特的可共享链接,方便查看其他团队成员创建的智能体的进度和代码更改。

Anysphere表示,所有能够使用后台智能体的客户都可以使用Cursor网页应用,包括订阅每月20美元Pro套餐以及更高级别套餐的用户,但不包括使用免费版的用户。

尽管Cursor不是第一个推出AI编码智能体的公司,但该公司表示,他们一直谨慎行事,避免推出“演示用产品”——即在理论上看起来不错,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失败的AI产品。许多早期的AI编码智能体在测试中都出现了大量错误。

如今,Cursor团队认为AI推理模型的发展已经足够成熟,使得编码智能体成为可行的工具。在最近接受Stratechery的本・汤普森(BenThompson)采访时,Anysphere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特鲁埃尔(MichaelTruell)表示,他预计到2026年,AI编码智能体将能够承担软件工程师至少20%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