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 该醒醒了
- 2025-07-29 19:07:03
- 469
一场由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发起的真实场景智能辅助驾驶测试,为火热的“智驾”话题泼下了一盆不小的冷水。测试涵盖36款主流车型,包含216次模拟极限工况碰撞,然而最终结果出人意料:所有车型竟无一款在全部项目中通过。这不仅让所谓“智驾已来”的行业共识陷入质疑,也直接撕开了智能驾驶宣传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此次测试的车型,价格跨度颇为巨大,从售价不到10万元的比亚迪海鸥,到70余万元的特斯拉Model X,皆涵盖在内。最终,仅有2023款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和Model X双电机版这两款车型,以百分之百的完成率“通关”,成为全场仅有的满分者。国产品牌中的代表力量,如问界、小鹏、极狐、阿维塔等,成绩表现则普遍不及预期,令不少消费者对国产智驾的技术自信产生动摇。
测试结果一经公布,迅速引发产业层面热议。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回应称“不关注排名”,强调“安全没有上限”;马斯克则亲自转发并点赞此次测试,意味深长地指出特斯拉在中国并没有使用本地训练数据,却依然表现突出。相较之下,不少国产车企的反应耐人寻味。岚图汽车率先作出理性回应,坦言此次结果反映了当前行业在高速避险、非标准障碍物识别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是所有智能驾驶方案绕不过去的槛。而鸿蒙智行方面则对测试选择沉默以对,不予置评。广汽丰田副总彭宝林则在微博上就铂智3X成绩做出澄清,表示其在城区辅助驾驶测试中以78%通过率排名第二,是唯一进入前列的14万元级纯电车型,并强调“安全优先,智驾只是辅助”。
事实上,这场引发舆论关注的测试,并非“团灭”,更像是一场技术裸泳。在行业宣传中,智能驾驶早已成为国产新能源车的重要卖点,“点对点通勤”“城市NOA”“代驾模式”等功能层出不穷。消费者也被教育着相信,这些功能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特斯拉FSD的水准。然而当功能真正落地到复杂路况、突发事件与突兀障碍物前,很多号称“高阶智驾”的系统却反应迟钝、动作迟疑,甚至失效罢工。测试不是刁难,而是一次次贴近真实驾驶场景的基本检验。就像油耗虚标曾一度困扰行业一样,今天的智驾系统,也面临“虚火过旺”的同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测试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低调稳扎稳打的厂商并未被热度裹挟,反而在相同规则下给出了更为务实的表现。一些价格更低、宣传不高调的车型,智驾表现反而稳定。这从一个侧面提醒行业和市场——智能驾驶并非噱头堆砌的竞赛,更不是越贵就越强。它归根结底仍是技术成熟度与系统稳定性的体现。别让浮夸营销误导了消费者,也别让尚未成熟的智驾承担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
技术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失败与暴露才是成长的第一步。相比掩盖问题、选择性解释或否认测试,正视短板、脚踏实地打磨产品才是行业的正道。这场争议过后的真正价值,在于促使车企回到“安全优先”的初心,也提醒用户冷静认知当前所谓“智能化”的边界。智能驾驶的未来值得期待,但前提是:每一次系统介入,都必须首先对得起“安全”两个字。
- 上一篇:唐嫣方曾回应迟到一个月未进组
- 下一篇:王楚钦突发低血糖